在2021年初,美国博弈从业协会展开了一项有趣的研究:
为了更好的理解消费者,他们开始探索人们年轻时的赌博经历和成年后赌博行为的关连性。
这项研究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30个参与者,年龄是16到30岁,他们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以便研究员探索他们的赌博经历、后续影响和态度──参与者的性别、年龄、种族和社会经济背景以及赌博状况都各不相同,
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曾经在过去12个月里进行过在线赌博。
沉迷于赌博的人,通常会在以往的某个人生里程碑中经历了与赌博有关的事件,例如过年期间家族聚会的一次豪赌、第一份工作遇到了好赌的同事,或者经济独立后因缘际会赌了几场。
第二个阶段
线上访问962个16到25岁的受访者,问卷内容包含一系列关于他们目前的赌博行为、童年时期的经历等问题。
最后,这项研究统计出了6个结论:
沉迷于赌博的人,通常在童年就开始参与赌博活动
以中国为例,可能是从小就被拉上桌打麻将。这些童年时期的赌博活动通常是被动的,甚至没有参与赌博,而只是在赌博的现场;赌博事件可大可小,小从帮亲戚刮开彩卷,大至选择一匹马让家人下注。
大多数都在成长的某些时间点感受到了赌博的刺激与乐趣。
根据统计,光是参与赌博或者身处在赌博环境中,并不一定会导致成年后产生赌博问题;
事实上,成年后持续赌博行为的人,通常是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见识过赌博的大起大落或大输大赢,甚至可能只是父母对赌博有着极度积极或消极的看法。
无/低赌瘾 | 中/高赌瘾 | |
---|---|---|
认识因赌博赢了大钱的人 | 31% | 69% |
认识因赌博倾家荡产的人 | 36% | 64% |
家人对赌博的看法非常消极 | 32% | 68% |
家庭不允许赌博 | 24% | 76% |
父母好赌 | 8% | 92% |
家人从小鼓励赌博 | 9% | 91% |
家人带着一起赌 | 40% | 60% |
沉迷于赌博的人,被家人朋友影响的机率极大,广告和营销的影响较小。
在童年时期,父母鼓励或常常赌博,其影响力是最大的;
其次则是16到25岁,在这个年龄层的受访者中有一半以上会因为同侪压力而与朋友一起赌博,甚至因为朋友而改变了对赌博的想法──俗称交到坏朋友;
相对的,超过30岁的受访者通常是自己进行赌博行为。
无赌瘾 | 低赌瘾 | 中赌瘾 | 高赌瘾 | |
---|---|---|---|---|
通常都自己赌 | 22% | 13% | 10% | 10% |
大部分都自己赌 | 20% | 33% | 16% | 13% |
50%机率自己赌 | 31% | 21% | 34% | 34% |
大部分和朋友赌 | 9% | 18% | 26% | 26% |
通常都和朋友赌 | 19% | 16% | 14% | 17% |
下面是和朋友一起赌博的分析数据(指的是带朋友一起上船):
和朋友赌的机率 | 58% | 55% | 74% | 77% |
另外,博弈广告通常是「触发」赌博行为,而不是赌瘾的成因,另外,针对性较强的网络营销管道如社交媒体、电子邮件,比ㄧ般的网络广告更有影响力。
刚离家独立的年轻人很容易沉迷于赌博
年轻人找到第一份工作后,可支配收入增加,财务独立,同时也到了合法赌博的年纪,这时候最容易染上赌瘾──理论上,家庭应该特别留意这个年纪的年轻人,留意他们收入的去向并采取相关措施──但这终究是一个理论,你知道的,没有几个独立的年轻人喜欢听家人说教,事实上,其中一个受访者甚至这样表示:「我18岁生日的那天超级开心的,因为我终于可以自己注册赌博APP和赌博网站了,而且我有一份全职工作,之后不用向妈妈要钱去赌博了。
赌瘾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常见的变因是个人或赌友的输赢经历、个人生活或责任的改变。
通常来说,赢钱的经验多会增加赌瘾,反之,输钱的经验多会降低赌博的频率或者赌注的大小。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年轻人的开销(例如车贷房贷)和责任增加(女友拿出两条线的验孕棒),这些外部刺激都会让赌博的乐趣下降。
最后,研究方提出了几个重点
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应该重点保护孩童不要受到赌博的极端经历(正面或负面)影响,赌博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事,重点是降低赌博带来的风险。
告诫赌博危害
比起完全禁止赌博,对孩童与青少年进行适当的赌博教育更好,这能让年轻人更了解赌博的风险与小赌怡情的道理。
勿施于他人
理解并避免青少年会遇到的同侪赌博问题,并强调朋友对赌博的影响。
远离网络赌博,逢赌必输!